都说我们郭大寨乡琼英洞的古茶会“说话”,无论是从内蒙古包头市来此卖茶的陈先生,还是专程从广州来品茶的庄先生和李先生都对这里四溢飘香的古树茶、野生茶由衷的喜爱。
然而,最让这些省外茶友意外的是,已从事滇红茶生产30余年的琼英村农民茶叶合作社领导穆忠志竟然还是一位熟读“山字经”,引领234户村民走上致富路的政协委员。
(资料图片)
凤庆县郭大寨乡的琼英村虽说路不太好走,可为何却偏偏有众多省内外的茶人、茶友驱车逾千里,来到风景秀丽,茶韵四溢的山间小村,这里面真有那么好吗?
琼英村的山路十八弯,路两旁全是几十年的泡核桃树,政协委员穆忠志告诉笔者,琼英村的大树泡核桃不仅皮簿如纸,而且富含“安基酸”等10多种维生素,虽说由于核桃价格近年普遍回落,但这里的核桃依然是众多来琼英洞旅游者心目中,相当不错的伴手礼。
穆忠志从小就在琼英村长大,后来又长期在滇红集团从事茶业初制和生产,老穆告诉笔者,琼英村共有茶地4000多亩,其中古茶树500多亩。做为一名政协委员和基层领导,老穆明白,只有做好茶文章,读好“山字经经,才能让234户村民走上富裕小康路。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政协委员穆忠志终于带动这里的彝族、白族、布朗族群众,依托这里得天独厚的野生茶、古树茶资源,踏上了富裕小康路。
在琼英村农民茶叶合作社,政协委员穆忠志告诉笔者:“采茶采摘也有讲究,在茶叶刚冒出芽头嫩叶时必须在最短时间采摘下来,否则时间长了会影响茶叶的形态和营养,制作不同种类茶芽的采摘位置也不同,绿茶一般以芽梢已形成驻芽时采三叶为佳,而红茶一般为一芽二叶”。
郭大寨乡琼英村里有234户茶农,茶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茶产业更是琼英村的主导产业。现在,琼英村深入贯彻“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严控农户投放农药,定期清理茶园附近影响茶叶生长的树木和杂草,充分保证鲜叶品质和食品安全。至今,村民们仍保留着手工炒茶的传统技艺,相比机器炒茶,手工炒青味道更浓郁,调形更精致。他们精通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等多种制茶工艺,种类丰富,品质优良。
对众多“五一”小长假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茶友而言,品茶自不心言说,可有30多年制茶经验的农民茶叶合作社社长穆忠志还亲自给各位指导就很难得,他说:“一抖二搭满锅旋,起锅摊晾再揉捻”,在炒茶过程中要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笔者看到已是政协委员的穆忠志手掌朝下快速将青叶在锅底划出一个美妙的弧度,然后瞬间撩起一捧青叶手掌一翻,青叶如雨点般簌簌落回锅里,茶叶的清香味慢慢扑面而来。杀青结束后将茶叶放到揉捻台上,双手将茶叶握在手心向前推揉,使茶团在手中不断翻转,先轻后重,不断加压,使茶汁溢出附着在茶条表面,按获得中国制茶大师称号的穆忠志说法,只有这样干燥后才能泡出茶叶的颜色和滋味。待茶叶晒干后,取一撮茶叶倒入沸腾的开水里,杯底一瓣瓣嫩绿的茶叶在水中轻盈浮游,氤氲出一线淡淡茶香。
穆忠志还告诉从广东远道而来的庄先生,琼英村不仅有丰富的茶产业资源,还有喀斯特地貌自然形成的仙境琼英洞、甘龙潭古茶群落等自然景观,合作社更是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借助音乐节、文化旅游节等,将茶产业贯穿于旅游产业链中,游客到此不仅能体会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也能感受自然景观,真正实现“身旅心游”。
张耀辉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