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气宝藏”揭晓之后,我们和紫牛新闻摄制组一起,陆续探访了江苏各地级市以及代表它们城市文化的宝藏。今天,我们来到宿迁。
【资料图】
宿迁是13个地级市中最年轻的一员,但是代表它的文物却是一件来自新石器时代的“泥塑猴面具”,发掘于被称作“江苏文明之根”的顺山集遗址,距今8500至7500年。
泥塑猴面具,陈列在宿迁市博物馆“文明开篇,徐淮奠基”的第一展区,高6.7cm,宽6cm,和猴脸的形状一模一样:眼、鼻采用镂空雕塑手法,吻部突出,穿五孔表示牙齿,上额钻一孔,下有一桃叶形突起。
如此形象逼真、神态生动的外貌,总让人忽略它“隐藏”起来的悠久文化故事。
2010年,在江苏宿迁泗洪县的一个村子里,考古人员从农田中发掘出了尘蒙8000余年历史的“顺山集遗址”。遗址体现了较完整的淮河流域史前聚落形式,尚处于母系氏族繁荣阶段。它的发现,填补了黄淮下游新石器时早中期文化的空缺。在此之前,学界一直认为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是江苏省境内最早的史前文明遗址。这一发现,将江苏文明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看起来俏皮可爱的泥塑猴面具就出土于这里。
“顺山集遗址”50000平方米的面积内保存着大量的珍贵遗存,从这些遗存的痕迹上,专家们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原来,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他们不但会利用壕沟抵御自然灾害,还掌握了制作石器的方法,有烧饭使用的锅、架立釜的支架……
除了釜、灶等实用之物外,遗址还出土了多件泥塑面具,涵盖人面与动物模型,造型有人、猪、狗、熊、鸡及鱼等等。
80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手工制造一件泥塑面具是为了什么?
宿迁市博物馆社教部讲解员顾月明介绍说,顺山集遗址出土的泥塑猴面具,为我们展现了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精神追求,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正在萌芽。更说明当时人们已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很多物品逐渐被先民赋予艺术属性。
透过泥塑猴面具,我们可以想像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先人日常:8000多年前,一道黎明的曙光照射到这座位于淮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里。这是一个占地17.5万平方米,有环壕、有稻田的大型部落。清晨,伴随着环壕里民居的炊烟,部落里的人们便开始了一天的生活——用石磨给稻谷脱壳,用带有陶网坠的渔网在河流里捕鱼。一天的工作结束,吃饱喝足之余,人们也开始追求精致的生活。泥土,这种随处可见的东西就成了他们的创造素材,他们把泥土和水混合,以部落周围常见的动物为蓝本,捏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泥塑面具,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不但有像猴子的泥塑面具,遗址中出土的圆雕鹿角器,通体打磨得像玉石一样光滑,线条滑润,像是设计师精心制作的“美器”。以至于让专家们怀疑,它并非实用的农具,而是身份的象征。
顾月明说,长期以来,江苏文艺界以富有创新活力的作品,持续不断地对外传达着江苏人对于“美”的认识,而仅有手掌大小的“泥塑猴面具”则展现出古老江苏美学的特征。可以说,从古至今,江苏人始终没有停止对美的热爱,对美的精神追求。
出品人:王文坚
总策划:李军 傅晴
制片:冯秋红 童光晶 高南佳
执行:薛柏
撰稿:孙庆云
统筹:宋峤
剪辑:朱雨柔
封面:肖甜
指导:江苏省委网信办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特别支持:上汽大众
出品: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网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